图片名称

梦见古人周公的详细介绍《做梦梦见古人》

聚卜居15年前94

 梦见古人周公的详细介绍《做梦梦见古人》 周公解梦

  周公,即周公旦 ,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对于建立和完善周代的封建制度他有很大奉献 。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 ”之言 ,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成为“周公之梦” ,或“梦见周公” 。因此,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即是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母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 ,“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 ”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 ,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 。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 ,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爽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 ,是怕天下不稳 。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 ,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 ,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 ;

  周代的爵位 ,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通常只有一个,但东周末年出现了有东西二周公的纷乱局面。
  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 ,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梦见古人周公的详细介绍《做梦梦见古人》 周公解梦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 ,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 。周公奉成王命,率师东征。经3年的艰苦作战,终于讨平了叛乱,战胜了东方诸国 ,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参见周公东征)。

  周公旦平叛以后 ,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正式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今洛阳) 。同时把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商朝贵族即“殷顽民”迁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驻兵8师 ,对他们加强监督。另外,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 ,以治理那里的商朝遗民。他警告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 ,以至于朝纲纷乱,诸侯举义 。他嘱咐说:“你到殷墟后,第一要求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 ”周公旦又把上述嘱言 ,写成《康诰》 、《酒诰》、《梓材》三篇,作为法则送给康叔。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旦的嘱咐 ,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吏民安居乐业 。

  建都洛邑后 ,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他先后建置71个封国,把武王15个兄弟和16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 ,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

  为了进一步巩固周朝政权 ,周公旦还“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保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 ”制、“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和“乐 ”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 。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 、兄弟、亲疏、尊卑 、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 ,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

  周公旦摄政6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 ,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警告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巨” ,不要尽情于声色、安逸 、游玩和田猎 。然后“还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 ,连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嘱咐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 ” 。不久辞世。 ;

你可能想看:
本文为聚卜居作者聚卜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复制或篡改本文内容。如有引用他人作品,已经得到原作者的授权,并在文中进行了明确标注。特此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ubuju.cn/meng-jian-gu-ren-zhou-gong-de-xiang-xi-jie-shao

图片名称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