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琛:南朝梁南兰陵人 ,少明悟,有才辨,不事产业 ,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著有《汉书文府》 、《齐梁拾遗》文集 。
萧三:湖南省湘乡人,国际著名诗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早年与毛泽东、蔡和森创建“新民学会 ”,参加“五四”运动,为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事业做出过重要奉献 ,著有《和平之歌》、《伏枥集》译本 、《新木马计》、《前线》等。
萧思话: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南朝宋尚书左仆射,好书史 ,有令誉,后拜郢州刺史,因有才被武帝以国器许之 ,他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 ,卒谥穆。
萧良有:明代汉阳(今湖北省武汉)人,生而聪颖反常,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 。领国子祭酒 ,著有《玉堂遗稿》流传。
萧楚女:原名萧秋,湖北省汉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曾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后在反革命屠杀中被害。
萧史,周时人 ,籍贯不详,周宣王以为史官,时人遂以史名之 ,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 ,数年而似,有凤来止,公为筑凤台,相传后萧史乘龙 ,弄玉乘凤飞升而去。
萧何(?-前193),西汉臣 。沛(江苏沛县)人。初为沛吏。秦末佐刘邦起义 。入咸阳,收秦图书律令 ,把握了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力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 ,向前方输送士卒粮草 。汉立,封酂侯。协助刘邦消灭韩信等异姓王。定律令,制《汉律》九章 。《汉书》称其“名位冠群臣 ,声施后世,为一代宗臣”。
萧望之(?-前47),西汉臣。字长倩 ,东海兰陵(山东苍山)人,后徙杜陵(陕西西安) 。宣帝时,历任大鸿胪、太子太傅等职,以儒经教授太子。元帝立 ,甚受尊崇。后遭宦官石显、弘恭等排挤,被迫自杀。《汉书》称:“望之堂堂,折而不挠 。身为儒宗 ,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
萧道成(427-482),即齐高帝 ,南朝齐建立者。字绍伯,其祖先为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位郯城县西北)人 。后迁居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西北),本为宋禁军将领 ,乘宋皇族内战,把握军政大权,杀后废帝刘昱 ,立顺帝(刘准)封齐公。479年(宋顺帝刘准昇明三年)代宋自立。479-482在位四年 。
萧子良(460-494),南朝齐文人。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云英。齐武帝次子 。封竟陵郡王。武帝时历司徒 、侍中、中书监。郁林王立,恐他夺帝位 ,虽加殊礼而深忌之,不久病卒 。曾延揽文士,居鸡笼山西邸 ,抄《五经》百家,撰《四部要略》。笃信佛教,主神不灭说 ,与范缜论辩,后人辑其文为《南齐竟陵王集》。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南朝梁建立者 。字叔达 ,南兰陵(江苏常州)人。齐时为雍州刺史。乘齐内乱,代齐建梁 。为政崇儒尊佛,倡行节俭 ,协调士族与寒门关系,使社会得以安定。后因迷信佛教,纵容宗室官僚贪奢,终致侯景之乱。梁朝因此而亡 ,为“自己而得,自己而丧”之君(《南史》)博学,为“西邸八友”之一 。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萧宏(473-526) ,南朝梁宗室。字宣达,梁武帝第六弟 。初为齐庐陵王法曹行参军,迁至桂阳王功曹史。梁国建立 ,封临川郡王,迁扬州刺史。天监四年率军北伐,直攻至梁城 ,以征役久,诏令班师 。累加号至侍中、太尉。性宽和笃厚,任扬州刺史二十余年 ,未尝因公务撤换郡县守令。普通七年卒,谥靖惠。
萧子云(487-549),南朝梁臣 、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字景乔,南兰陵(江苏常州)人。善文通史 ,工草隶书。官至尚书右丞 、侍中、国子祭酒 。后饿死于侯景之乱。撰《晋书》、《东宫新记》。草隶精妙,为后世所仿书 。
萧子显(489-537),南朝齐宗室。字景阳。高帝孙 。仕梁 ,官至国子祭酒 、侍中,迁吏部尚书。好学工文,尝著《鸿序赋》 ,沈约赞之。曾奏请编纂梁武帝文集,撰《普通北伐记》五卷 。尤精史学,据江淹、檀超、吴均 、沈约等所著书修成《南齐书》六十卷又撰《后汉书》、《贵俭传》及文集等。除《南齐书》外 ,今皆不传。
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 ,出生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从小好学,及长,引纳文学之士,论文著述 ,习以为常;东宫藏书三万卷,为晋宋以来所未有 。迷信佛教,谈经不绝。未及即位而死。谥“昭明太子” 。著辑有《正序》十卷、《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后人辑为《昭明太子集》。其中《文选》,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 。南朝梁皇帝。字世缵 ,武帝三子,南兰陵(江苏常州)人。梁中大通三年(531)立为皇太子 。太清三年即帝位。时侯景专权,大宝二年为其所杀。为太子时与文人徐摛等提倡“宫体诗 ”。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南史》言其“性恭孝” ,“器宇宽弘”,并勤于政事,弘纳士人。无奈奸贼侯景称霸 ,不能施展英才。
萧绎(508-554),即梁元帝,南朝梁皇帝 。552-554年在位。字世诚,梁武帝子 ,封湘东王。他依附西魏,讨平侯景之乱后即帝位于江陵 。554年西魏军破江陵,被俘杀。嗜书 ,善诗文,著论甚多。后人辑有《梁元帝集》 。《南史·梁本纪》言其“聪悟俊朗,天才英发 ” ,好学博览,不恋声色。但“性好矫饰,多猜忌 ,于名无所假人。徽有胜己者,必加毁害” 。
萧詧(519-562),字理孙 ,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昭明太子统第三子。封岳阳王,不拘小节,好佛学。多疑,善驭士卒 。546年以雍州刺史镇襄阳。有割据图天下意。侯景乱后 ,梁元帝建都江陵,攻灭詧兄萧誉,复图襄阳 。詧以妻子为质 ,请为西魏附庸。555年与西魏联兵破江陵,杀元帝。西魏立为梁主 。詧居江陵东城,西魏江陵防主居西城。襄阳所统郡归西魏。保定二年忧愤发病卒 ,谥宣皇帝,庙号中宗 。
萧摩诃(532-604),南朝陈将领。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字元胤。随父居始兴(今广东韶关) 。陈霸先北讨侯景,收为部将。后为大将,屡攻北齐 ,斩将夺旗,有“关 、张”之名。陈末为南徐州刺史,镇京口(今江苏镇江),与隋吴州总官贺若弼对抗。陈亡入隋 ,授开府仪同三司,从汉王杨谅于并州 。炀帝即位,与谅举兵反 ,被杀。
萧瑀(574-647),唐臣。字时文 。南兰陵(江苏常州)人。《旧唐书》称其“聚学属文,端正鲠亮 ”。后梁明帝子 。隋时曾驳刘孝标《辨命论》 ,主张“人禀天地而生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系诸人”(《新唐书》)。官拜内史侍郎。归唐后,历任民部尚书、内史令、尚书右 、左仆射等职 。因“性鲠急、鄙远浮华” ,数次被罢。封宋国公。
萧铣(583-621)梁宗室 。隋末任罗川令。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等聚众反隋,他被推为主 ,以复梁室号召,五日内得数万人。乃自称梁王,年号凤鸣。次年称帝,迁都江陵 。割据长江中游一带 ,兵至四十万。后兵败降唐,被杀于长安。
萧颖士(717-768),唐散文家 。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 ,字茂挺。开元进士。天宝初,任秘书正字,即有才名 。旋因故被劾免 ,客居濮阳,名士多从受业,称萧夫子入为集贤校理 ,以忤李林甫,调广陵参军事,后任河南府参军事。安史之乱起 ,走山南。官终扬州功曹参军 。致力于写作古文,与李华齐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
萧思温(?-970) ,辽臣 。小字寅古,太宗婿。契丹族。“通书史 ”(《辽史》)。穆宗时为南京(北京)留守 。后周世宗攻取易、瀛 、莫等州,他惧战。穆宗被杀 ,他定策拥立景宗,任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女册为皇后,加尚书令 。封魏王。从猎遇刺死。
萧挞凛(?-1004) ,辽将 。契丹人。字驼宁。统和四年(986)从耶律斜轸到山西,受命设伏,邀击宋军 ,俘宋名将杨业 。后攻高丽、宋、夏,封兰陵郡王,任南京统军使等职。二十二年从萧太后 、圣宗攻宋 ,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被宋军射死。
萧太后(953-1009),辽景宗后 。契丹族,名绰 ,字燕燕。萧思温女。乾亨四年(982)其子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摄国政。依靠耶律斜轸、韩德让、耶律休哥参决国政 ,临朝二十七年,辽朝进入极盛期 。统和四年(986),遣将大败攻辽宋军于歧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二十二年复与耶律隆绪率军攻宋到遭州(今河南濮阳) ,遭到宋军反击,十二月与宋真宗订立澶渊之盟而返。
萧孝穆(?-1043),辽臣 。契丹人。小字胡独堇。圣宗钦哀皇后弟 。圣宗时任北府宰相 ,封燕王。太平九年(1029)任都统,镇大延琳起义。重熙十年(1041)兴宗拟武力向宋索取土地 。他以没必胜把握反对背弃盟约。后任北院枢密使,封齐王。著有《宝老集》 ,今佚 。
萧惠(983-1056)辽,大臣,契丹族,字伯仁 ,小字脱占思,太祖述律后弟五世孙,兴宗时 ,任南院枢密使。1042年(兴宗重熙十一年),辽背弃盟约,向宋索取土地 ,他率兵南陈宋境,改约后,以功任北府宰相。以后又两次出兵攻夏 ,大败而归。后封魏国王 。
萧观音(1040-1075),辽女诗人。清宁元年(1055)立为道宗懿德皇后。工诗,善谈论 。好音乐 ,尤善琵琶,能自制歌词。生太子濬,得宠。大康元年(1075)被耶律乙辛诬陷与伶官私通,赐死 。后追谥宣懿。今存其诗《回心院》等十四首。
萧奉先(?-1122) ,辽臣 。契丹族。天祚帝元妃兄。“外宽内忌”(《辽史》) 。倚元妃累官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四年(1114)弟嗣先败于金军,他请赦败将。以致士无斗志 ,遇敌辄溃,失地日多。保大元年(1121),恐晋王代己甥秦王继承帝位 ,诬大将余睹等谋立晋王,逼余睹投金 。次年余睹引金兵来攻,他又劝杀晋王 ,人心益离。终被天祚帝赐死。
萧抱珍(?-1166),金道士 。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太一道创始人。相传得道之初,即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 ,祈禳诃禁,罔不立验 。天眷初,其法大行,因名之为太一教。金熙宗时召至朝廷 ,甚加礼敬,敕所居庵为“太一万寿观”。元忽必烈赠为“太一一悟传教真人 ”,改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 。
萧德藻 ,南宋诗人。闽清(今属福建)人。字东夫,号千岩老人 。绍兴进士,官乌程令 、龙川丞、湖北参议等。曾从曾几学诗 ,杨万里论同时诗人,把他和范成大、尤袤、陆游并举。著有《千岩择稿》,已散失。
萧照 ,南宋画家 。泽州阳城(今属山西)人,字东生。靖康间金兵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入太行山参加义兵 ,遇画家李唐,随至临安今浙江杭州,遂从其学画。绍兴中补迪功郎,任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 、人物、松石 ,墨重笔健,气势郁茂。存世作品有《中兴瑞应》等图。
萧德祥,元戏曲作家 。杭州(今浙江杭州)人。名天瑞号复斋 ,为元代戏曲作家。元文宗(图帖睦尔)时,在杭州以医为业 。其所作剧本今知者有《四春园》、《小孙屠》 、《杀狗劝夫》等五种,或以为均系南戏。亦说均系杂剧 ,尚无定论。现存南戏有《小孙屠》,杂剧《杀狗劝夫》是否为萧所作,尚待考证 。
萧云从(1596-1673或1669) ,清初画家。芜湖(今属安徽)人,原名龙,字尺木 ,号默思,无闷道人,晚号钟山老人。明崇祯副贡生,入清不仕。擅诗文绘画 ,精画山水,兼工人物 。风格疏秀,晚年放笔 ,自成一家,称“姑熟派”。曾在采石太白楼下画匡庐、峨嵋、泰岱 、华岳四大名山壁画四堵绘有《离骚图》、《太平山水图画》。另有《梅花堂遗稿》 。
萧朝贵(约1820-1852),太平天国领导。广西桂平人 ,原籍武宣。壮族 。拜上帝会员。冯云山入狱时,假托耶酥附身,以安众心 ,有“代天兄传言”特权。娶洪秀全妹为妻 。金田起义后,任右弼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在永安封为西王 、八千岁。入湘后,同杨秀清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 。后在围攻长沙时中炮牺牲。
萧孚泗(?-1834) ,清湘军将领。湖南湘乡人咸丰三年(1853),投入湘军,随罗泽南与太平军转战江西、湖北,以功升任守备 ,加都司衔。六年(1856)随曾国荃在江西、江苏作战,累迁为游击 、参将、总兵,同治初 ,擢福建陆路提督,封一等男爵 。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